3月19日,在市城區花園路上,施工人員正有序開展新式路名牌安裝工作。嶄新的路名牌指向醒目、智能,與城市道路相得益彰,共同構成了城市一張獨特的“地名名片”。
完好、規范、準確的路名牌設施,不但能夠給廣大市民、游客帶來便利,更能提升城市的整體品質和形象。近日,聊城市城管局市政中心積極與民政部門溝通協調,啟動升級更換主城區38條主次干道路名牌工作。按照查缺補漏、拆舊立新原則,通過前期實地排查,計劃更新安裝671處路名牌,其中567處為立桿式,104處為落地燈箱式。
立桿式路名牌巧妙選取東昌湖的“湖光藍”與運河沿岸的“生態綠”為配色,鑄鋁立桿則采用古城墻色調,不僅呼應"江北水城"的生態特色,也契合"兩河明珠"的深厚歷史文脈,再融入聊城城市LOGO元素,盡顯水城韻味,更傳遞出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。
落地燈箱式路名牌是一款集太陽能集成裝置、模塊化安裝結構的智慧設施,其核心是日均發電量≥3kWh的太陽能集成裝置,可依據設定時間(晚七點至十二點)點亮燈箱。這種設計綠色環保,還可植入公益宣傳內容,不僅點亮美化了市容環境,更方便夜間指引道路,最大限度發揮地名標識指向功能。
市政中心公共空間科副科長陳睿介紹,路名牌安裝完成后,還將增設二維碼檢索模塊。屆時,市民和游客只需掃碼,就能輕松獲取周邊公共服務信息,將傳統路名牌升級為智慧城市終端,為市民出行、游客觀光提供便利。
聊城市主城區道路路名牌整治提升工程,既是市政中心作風深化、實干爭先的生動實踐,也是“智慧+文化”雙輪驅動的創新成果。不僅提高了城市道路的辨識度及品質形象,也更好地為市民、游客提供服務保障。下步,市政中心將科學組織、規范設置、全力推進,力求4月上旬前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。
掃碼使用手機瀏覽本頁內容